寧夏新聞網訊 “合規經營、誠信納稅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和生命線。對我們而言,這不僅是法律的強制要求,更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。”寧夏建龍特鋼有限公司財務處處長王亮告訴記者。
“從法律層面看,誠信納稅是企業應盡的義務,能夠避免因稅務問題引發法律風險,保證企業的穩健運營;從社會責任角度出發,誠信納稅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,我們繳納的稅款用于基礎設施建設、公共服務提升等方面,回饋社會,促進地區的發展,這讓我們深感自豪!”
合規經營、誠信納稅需要企業制度體系保障
據了解,寧夏建龍特鋼有限公司是建龍集團旗下鋼鐵子公司,2019年成立以來,建龍集團累計繳納各項稅費達10余億元。為進一步規范各項財稅工作順利開展,該企業在稅務內控機制和風險防范方面,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,涵蓋了稅務登記、納稅申報、發票管理、稅款繳納等各個環節,并明確了各部門在工作中的職責和權限,確保合同數據真實有效、適用法定稅率準確無誤、經濟事項與政策高度匹配。
在王亮看來,有制度保障,人員配備也是重要因素。他們組建了專業的稅務團隊,團隊成員均具備較為豐富的財務和稅務知識,部分成員還擁有注冊稅務師、注冊會計師等專業資格證書。
“我們企業規模較大,組織架構和歷史問題較為復雜,如果不能處理好稅務問題,即使細節上的小錯誤也可能給企業帶來大風險,因此,我們還設立了稅務風險管理員崗位,專門負責對稅務風險進行識別、評估和監控。”在財務人員引導下,稅務干部查看了該企業財務培訓計劃、稅務風險案例、線上學習平臺課程,也為企業補充了最新稅務政策資料。
合規經營、誠信納稅需要稅務部門保駕護航
近年來,石嘴山市惠農區稅務局始終密切關注轄區企業經營狀況和涉稅需求,持續深化“政策找人”,便于快速反應并優化服務舉措。特別是聚焦科技創新、綠色轉型、先進制造業企業等重點領域,優化完善政策標簽體系,分時段、有側重地開展政策精準推送,全過程幫助企業紓困解難。寧夏建龍特鋼有限公司是自治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和重點建設項目,該企業自2019年重組以來,不斷推進項目改造,在項目材料、施工、服務以及工程投資等方面需要大量資金。
“只要我們企業在業務上有需求,惠農區的稅務干部一直是有求必應,準備的各類稅收政策都是與企業實際高度契合的,而且都是上門服務,這是毋庸置疑的!”王亮笑著說道。據統計,2021年至2024年,稅務部門為寧夏建龍特鋼有限公司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1.05億元,享受各類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額2407萬元。僅2024年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、研究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就達到1636萬元。這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資金,使其能夠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和設備更新中。
合規經營、誠信納稅需要稅企雙方同舟共濟
“從2020年開始,我們納稅信用連續4年都是A級,2024年結果未出但是我們有信心實現‘五連冠’。”談到納稅信用等級,王亮信心十足地說道。稅務干部在與其他財務人員交流時,大家都表示,寧夏建龍特鋼有限公司確實是合規經營、誠信納稅的受益者。一方面,良好的納稅信用這一無形資產,可以避免稅務風險帶來的罰款、滯納金以及聲譽損害等潛在損失,也幫助該企業在招投標、商務合作等方面獲得了優勢。另一方面,憑借良好的納稅信用,企業獲得了銀行更優惠的貸款利率和更高的貸款額度,并且能夠及時、準確地享受各項稅收優惠政策。
在訪談最后,王亮也對稅務工作提出了建議:“隨著稅收政策的不斷調整和更新,企業有時難以快速準確掌握新政策的要點和適用范圍。希望稅務部門進一步加強稅收政策宣傳的針對性和及時性,根據不同行業、不同規模企業特點,制定個性化的政策宣傳方案,通過‘線上+線下’相結合的方式,提高政策宣傳的效果。同時,在稅務監管方面,建立更多信息共享渠道,讓企業能夠及時了解監管的最新要求和動態,以更好地配合監管工作。”(中國稅務報記者 馬國柱 通訊員 羅永廷)